咨询电话:0532-85080995
内经理论对夏季养生的启示
摘要: 从《黄帝内经》理论中传统中医养生的视角, 阐述了夏季中医养生理论与方法的特点。对于夏季养生具有一定的启示和指导意义。①《素问·调经论》以阴阳平和、充盛形体、三部九候之脉一致为健康的表现。其养生原则包括 3个: 从欲快志、恬淡虚无、四气调神。②夏季养生包括调摄精神情志,“无厌于日”,“使志无怒”; 起居宜忌应该“夜卧早起, 无厌于日”,“夏不露宿, 坐不当风”; 饮食宜忌宜清淡, 慎肥甘生冷。③指导防病对慢性阳虚类疾患, 采取冬病夏养的调治。要注意全面客观看待“养阳”, 顺从自然界气候变化规律, 宜用辛热温阳饮食以“补阳气”; 又不可因“春夏养阳”, 就不加辨证, 凡春夏用药, 一概辛热回阳, 否则就是防其过盛, 而忽其不及。另外注意结合岭南特点使用芳香化浊、利湿避秽, 临床用药注意通阳化湿。
主题词: 中医养生学; 时间养生学; 季节; 营养;《内经》
0
引言
《黄帝内经》是中医学最早的经典著作, 它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本原则, 中医所有学科无不可以从《黄帝内经》中找到其源头。《黄帝内经》中有关对夏季养生的论述已经相当系统, 涉及面非常广泛深入。
1
养生的基本观念
1.1
健康的概念 《素问·调经论》提出:“阴阳匀平, 以充其形,九候若一, 命日平人。”意为阴阳平和, 充盛形体, 三部九候之脉一致, 是健康的表现。“阴阳匀平”的概念简洁而丰富, 符合WHO 的健康定义———“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, 而是身体的、精神的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的总称”, 但提出时间上要早近 2000 年[1]。
1.2
养生原则 《内经》中所论之“养”, 含义广泛。《素问·灵兰秘典论》:“主明则下安, 以此养生则寿。”有“调养”″、“调治”之说。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:“″无毒治病, 十去其九, 谷肉果菜, 食养尽之。”亦有“培养”之义。《内经》关于中医养生理论最为丰富,这是贯彻“治未病”思想的必然趋向。主要的养生原则如《灵枢·本神》概括道:“故智者之养生也, 必顺四时而适寒暑, 和喜怒而安居处, 节阴阳而调刚柔, 如是则僻邪不至, 长生久视。”即包括3 个原则: 从欲快志、恬淡虚无、四气调神[2]。
1.3
四气调神 “四气调神”论述人要顺应四时之气调摄精神的道理, 是天人相应的体现。“四气调神”篇中提到:“春三月, 此谓发陈, …… 夜卧早起, 广步于庭, 被发缓形, 以使志生……”、“夏三月, 此谓蕃秀, …… 夜卧早起, 无厌于日, 使志无怒……”、“秋三月, 此谓容平, ……早卧早起, 与鸡俱兴, 使志安宁, 以缓秋刑, 收敛神气, 使秋气平……”、“冬三月, 此谓闭藏。水冰地坼, 无扰乎阳, 早卧早起, 必待日光, ……去寒 就 温 , 无 泄 皮 肤……”论述教导人们要顺应春夏秋冬四季的特点, 调节形体活动、起居作息及精神情志, 注重与天地自然阴阳的有序变化同步统一[3]。
2
春夏养阳, 秋冬养阴
《素问·四气调神大论》日“夫四时阴阳者, 万物之根本也。所以圣人春夏养阳、秋冬养阴, 以从其根, 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。”此思想的提出受到古今医家的高度重视。对“春夏养阳、秋冬养阴”的理解, 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。
2.1
顺从自然界气候变化规律 认为春夏之际要适应少阳、太阳之自然界气候的变化规律, 顺其生长(升浮)之气, 宜生宜长,养生养长, 即“春夏养阳”。如隋代杨上善《内经·太素顺养篇》:“圣人与万物俱浮, 即春夏养阳也。”如明·马莳《素问注证发微》:“圣人于春夏而有养生长之道者, 养阳气也。”明·李明珍在《本草纲目》中谈到:“春月宜加辛温之药, 薄荷、荆芥之类以顺春升之气; 夏月宜加辛热之药, 香薷生姜之类, 以顺夏浮之气。所谓顺时气而养天和也。”这为调摄阴阳在临证用药方面提供了示范, 启发人们无论是养生防病, 还是治疗用药, 都应该顺应四时阴阳的自然变化, 视人体气血盛衰而调之[2]。
2.2
春夏要补阳气 认为春夏阳盛于外而虚于内, 故当养其内虚之阳, 宜用辛热温阳饮食以“补阳气”。此说以清·张志聪为代表, 如《素问集注》:“春夏之时, 阳盛于外而虚于内; 秋冬之时, 阴盛于外而虚于内。故圣人春夏养阳, 秋冬养阴, 以从其根, 而培养之。”
2.3
阴阳互根 养春夏之阳是为了养秋冬之阴; 养秋冬之阴是为了养春夏之阳。如明代张景岳在《类经》中说:“夫阴根于阳, 阳根于阴, 阴以阳生, 阳以阴长。所以圣人春夏则养阳, 以为秋冬之地, 秋冬则养阴, 以为春夏之地, 皆所以从其根也。”另外, 张景岳还从预防学的角度加以理解, 如《类经》:“今有春夏不能养阳者,每因风凉生冷, 伤此阳气, 以至秋冬多患疟泄, 以阴胜之为病也。有秋冬不能养阴者, 每因纵欲过热, 伤此阴气, 以致春夏多患火症, 此阳胜之为病也。”
2.4
防病治病 《素问·四气调神论篇》云:“逆春气则少阳生,肝气内变; 逆夏气则太阳不长, 心气内洞: 逆秋气则太阴不收, 肺气焦满; 逆冬气则少阴不藏, 肾气独沉”。张景岳也在《类经》中指出:“今有春夏不能养阳者, 每因风凉生冷, 伤此阳气, 以至秋冬多患疟泄, 以阴胜之为病也。有秋冬不能养阴者, 每因纵欲过热,伤此阴气, 以致春夏多患火症, 此阳胜之为病也。”故中医倡导“冬病夏治、夏病冬治”之法。某些阳虚类慢性支气管炎, 于盛夏阳旺之时予以培补, 秋冬时可以减轻症状或减少复发; 某些阴虚类高血压患者, 于秋冬时滋补肝肾, 可以减少春夏的发作, 就是这一理论的体现与运用[5]。
3
夏季养生的原则和方法
太阳为夏季之气令, 气候炎热, 万物生长茂盛, 阳气最盛, 所以称为太阳, 太者大也。《素问·四气调神大论》曰:“夏三月, 此谓蕃秀, 天地气交, 万物华实。”形容万物生长繁荣的状态, 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自然景象, 深刻地概括了此季的自然气候特点。人体如何适应夏季太阳当令的变化;《素问·四气调神大论》提出:“夜卧早起, 无厌于日, 使志无怒, 使华英成秀, 使气得泄, 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, 养长之道也。”
3.1
调摄精神情志 本段文字中除“夜卧早起”一句讲述起居外, 皆为如何调摄精神情志。酷暑伤津耗气, 人易疲乏, 情易烦腻。养生之人, 应顺应夏天阳气旺盛的特点, 振作精神, 勿生厌倦之心, 所谓“无厌于日”。“使志无怒, 使华英成秀”, 是要人注意调整情绪, 莫因事繁而生急躁、恼怒之情, 免助阳起暴冲而伤正气。所谓“使气得泄, 若所爱在外”, 勿生厌倦急怒, 则内无郁结, 气得宣泄,心境和平的、愉悦的, 若其所爱在外一样舒畅。在炎炎夏日, 能调整出这样的心境,“心静自然凉”, 自然可以凉从心生, 健康防病[6]。
3.2
起居宜忌 在起居方面, 应该“夜卧早起, 无厌于日”, 以便充分地接受大自然太阳之气的沐浴。但切勿贪凉受风。当风卧或睡在地上, 易得风痹, 晨起常感虚乏无力, 头昏脑胀, 精神不振, 重者会受凉中风, 腿脚麻木痉挛, 还可诱发关节炎、腹痛、嘴歪眼斜。故有“夏不露宿, 坐不当风”之说。由于广泛使用空调, 空调病已经成为现代常见病。症状包括咳嗽、头痛、咽喉痛、流涕、关节肢体酸痛, 手脚麻木, 胸闷憋气,头晕目眩等等类似感冒的症状。主要是因为室内外温差大, 密闭空间中通风不良、阳光照射不足, 病菌繁衍较快, 再加上夏天人体皮肤腠理疏松, 阳气外泄, 人体抵抗力下降, 不能完全适应这种人为的″寒暑″变化, 故而发病。治疗的有效方法是通过运动出汗以振奋阳气、祛除体内寒湿之气。空调不要开得太冷。最适宜的温度为 27~28 ℃, 不应低于 24 ℃。此外, 室内温度还随室外温度的变化进行调, 室内外温差小于 5 ℃为宜。
3.3 饮食宜忌
夏季的饮食较之其它季节更为重要。因为夏季阳气盛于外,而阳极阴生, 阴气居于内, 加之夏食物易腐烂, 稍有不慎, 即可致腹痛、吐泻。故夏季饮食宜清淡, 少食肥甘厚味, 多食豆类食品, 如绿豆、赤小豆、扁豆、豆制品之属, 以解暑利湿、健脾益肾。另外, 夏季青壮年多食生冷、冰雪, 老年人切莫效尤, 不可纵口腹之欲致伤脾胃。
3.4
指导临床用药
春夏季节生长旺盛的阳气作用于人体, 使人易汗出, 在发汗的过程中, 阳气随汗而失, 易致机体阳虚; 另外自然界在阳气的蒸腾作用下, 空中湿度增大, 湿为阴邪, 作用于人体易伤阳气;者人们在春夏因气温上升, 多食凉饮冷, 易伤机体阳气, 所以在春夏季节应注意保养人体阳气, 以防阳虚, 即“春夏养阳”。如炎热的夏月因乘凉饮冷, 感受寒湿而出现恶寒发热, 头重头痛,无汗, 胸闷泛恶, 或四肢倦怠, 腹痛吐泻, 苔白腻, 脉浮等 阴 暑证, 则用香薷散表里同治, 调畅阳气, 使阳气恢复、畅行无阻、周流不息而治之, 因而每每获效。
3.5指导防病
春夏外界环境中阳气升腾, 有利于人体阳气的充养。阳虚患者, 在冬天病多加重或发作, 应趁春夏阳气生长之时进行积极有效的顺势治疗, 以补养阳气, 减轻冬天的症状或减少复发, 即“春夏养阳”。所以凡慢性阳虚类疾患, 采取冬病夏养的调治和保养, 往往收到很好的效果。如治疗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, 采取夏月三伏天用背俞贴敷疗法, 配合内服培补脾肾之剂收效, 体现了因时施治的指导思想。
4
注意事项
4.1
全面客观看待“养阳” 春夏多阳热之病, 但使用寒凉药食要注意春夏的阳虚内寒。另一方面, 又不可因“春夏养阳”, 就不加辨证, 凡春夏用药, 一概辛热回阳, 否则就是防其过盛, 而忽其不及。在运用前人经验的同时应结合临床求因辨证, 方能用药准确, 药到病除。
4.2
结合岭南特点 湿为夏季之主气, 空气的湿度 对 人 体有直接的影响。在中国岭南地区, 土卑地湿 , 夏 季 绵 长 多 雨 ,加之因身体暴露或因汗出沾衣。或因涉水淋雨, 或因居室潮漫, 以至湿邪侵体而发病者最多。所以, 夏季养生不仅要防暑热更要防湿。祖国医学认为, 湿为阴邪, 好伤人体阳气。因其性重浊粘滞, 故易阻遏气机, 病多缠绵难愈。湿邪亦好伤脾阳, 可导致脾气不能正常运化而气机不畅, 临床见脘腹胀满、食欲不振、大便稀溏、四肢不温。尤其是脾气升降失合后, 水液随之滞留, 可见水肿形成。再如湿邪重浊, 故外感湿邪后寒邪束表, 胃气闭郁,临床可见恶寒无汗、头重如裹, 肢节酸痛等症状。至于湿邪侵犯肌肤筋骨, 容易诱发关节疼痛, 形成的风湿痹症。在岭南地区辨证施治, 更要重视因时、因地, 除了时时留意顾护阳气外, 芳香化浊、利湿避秽等方法也要注意结合使用, 才能取得更好的疗效。
5
小结
总之,《内经》对夏季养生保健、防治疾病的指导思想, 体现了“天人相应”的整体观念, 不论在人体的生理、病理方面, 还是在养生、防病、治病用药方面, 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。其宗旨是人体必须顺应自然, 顺应四时阴阳变化这个根本规律。根据人体阴阳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, 以保全五脏之气, 使其发挥正常生理, 这样才能健康长寿而少病。
版权所有 ©2017-2028 青岛市北新兴医院 鲁ICP备17014255号 医院地址:青岛市北鞍山路118号 电话:0532-85080995